主任记者,陕西科技报原实行总编,原陕西科技报资讯采编中心主任、实行总编。
主任记者职称,专业技术五级。
毕业于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专业资讯采编工作33年。
多次荣获陕西资讯奖消息二、三等奖,通讯一、二、三等奖,中国科技资讯奖通讯一、二、三等奖。其内参和舆论监督报道曾被时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邹家华批示,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周强批示,时任陕西省省长程安东批示,时任西安市市委书记王永康批示。
先后就读于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研究生学历,原任中共西安市委党校、西安市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三级教授,现己退休。
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全国党校系统多项重点课题;独立合作出版了十余部专著;参与编写教科书十余部;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科研成果获省、市奖十余项,教学效果评估均为优秀。2012年被评为陕西省理论宣传先进工编辑。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经常被邀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专题报告,西安电视台、西安日报社曾多次报道。
在承担本校教学、科研的同时,先后被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聘请为专任教授,主讲的《金融信贷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已被西北工业大学制作成光盘,面向全国发行。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在读),财税专家,高级会计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IMA会员。多年专注于财务、税务、审计实务与教学工作,是产教融合资深领航者,深受业内认可。
教授,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图学系主任,陕西省工程图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工程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教学与研究。 发表论文25篇,主编正式出版的教材12部,多媒体课件2部。主持校级教改项目3项,获西安科技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获西安科技大学优秀电子教材一、二等奖各1项。2001年至2005年被评为西安科技学院教学优秀拔尖人才,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引导学生获2020年和2021年陕西省“大学生工程制图和3D建模竞赛”团体奖2 项,个人单项奖8项,获“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和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团体奖3项,个人单项奖6项。
教育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读本科,获哲学学士学位。
1998年9月---2000年8月,在西北工业大学经济研究所读研究生课程。
?????
工作经历:
1985年7月—2000年12月就职于西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前身)马列教研室任教;
2001年1月—2014年11月,在西安文理学院任教;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农村社会学
主要学术论文:
《女性农民参与新农村学问建设的有效途径探析—以陕西为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妇女的主体作用—基于陕西省合阳县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培育中等收入阶层成长研究》《理论导刊》2012(9)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农民受众中的传播路径探析》《资讯常识》2011(7)
《家庭亲职教育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理论导刊》2011(6)
陕西省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教授,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硕士点导师,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理事,陕西省马哲史研究会理事,陕西省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会理事,安康达德书院导师。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当代慈善学》《儿童保护问题的探索》《新时代的慈善探索》等。
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近4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价值哲学、创新哲学和慈善理论与实务。对创新问题的研究情有独钟,从事创新问题研究20余年,曾两次带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交流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与心得,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爷爷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创业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教授。毕业北京大学无线电系,雷达专业,研究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方向。
主持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项目、主持陕西省通信工程教学团队项目。
主编和参编出版教科书5本,主编多本实验引导书和讲义。
主持和参与了百余万的横向与纵向科研项目。
主持发明专利一项,主持实用专利5项。
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获得多项奖。
主讲多门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
本人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人获得邮电部优秀成果奖
多次评选为优秀教师。
工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30余项项目的开发与研究。其中省部级纵向项目10项,横向项目25项。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在“煤炭学报”“化工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
西安科技大学退休教师,中国矿业大学77级本科。硕士,教授。市翻译协会会员,市第八届侨联委员,全国第三届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电机车分会委员。
主持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科技大学等多项科研教改项目,主持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主编教材两部。发表论文近40篇,多篇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精通机械专业英语,曾为外国专家担任口语翻译。
主要承担十大网赌靠谱平台-正规十大娱乐网站机电专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制造系统等课程的教学科研试验工作。
正高级工程师,企业科技委成员,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总体结构设计、流体密封技术。主持过多个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其中,矿用液压阀产品创造了数千万元的销售收入。
两项成果《FHD1.6/31.5X矿用电磁先导阀研制》和《综合应力筛选工艺技术研究》获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申请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发表科技论文15篇,其中作为第一编辑9篇,分获中国国防船舶科技报告一、二、三级。
通信工程专业,教授,主讲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电子线路等多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长期坚持教学科研,注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深受学生的好评。先后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多媒体大奖赛二等奖等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享受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国家级育才奖银奖获得者。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部,在IE和核心期刊等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
教授、硕士生导师;曾担任西安体院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省级精品篮球课程优秀教学团队骨干教师,全国体育工程学会会员,陕西省篮球协会理事,并被列入陕西省教育厅专家库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国民健康推进,篮球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工程设备研发与应用等。2008年获陕西省教育厅、体育局、团省委评选的体育先进个人。
从事教学训练四十多年来,在任教期间发表专业科研论文四十余篇,编写多本教材、学术专著。2008年参与陕西省体育局研究立项课题组《陕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战略研究》;获得了两项国家级发明专利。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运动训练专业毕业。国家级乒乓球裁判员;高级乒乓球教练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乒乓球考评员;省乒协委员。
原陕西省乒乓球队队员,曾担任陕西省、西安市乒乓球队专职教练员,带队获全国第一届城市运动会乒乓球男子团体、男单第一名,全国第二届城市运动会乒乓球男双第三名。多次获得陕西省大学生乒乓球比赛专业组冠军。
从事乒乓球教学训练四十多年来,在任教期间发表专业科研论文四十余篇,组织参与国家级课题两项。
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实训中心主任、陕西省留学人员联谊会副秘书长。1982年8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机电系,同年在该学院任教。
主持和参与省级专项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1项,其它合作项目1项;获省级教学优秀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2项。横向项目5项:合同金额200余万元;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新型专利40余项项;发表教学和科技论文40余篇。
主持、参与引导了院级、校级和国家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西安市App大赛等。引导的大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近300余项,并多次获得各类竞赛的优秀引导教师的奖励。
工作经历:
1998-07~2000-11
上海电缆厂,任电缆技术工程师,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电线电缆产品工艺文件的编订,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试制,以及分厂产品工艺质量管理和控制。曾经组织和负责参与开发的新产品有直九用聚酰亚胺绝缘电线电缆、美国通用“派克”汽车线、海军部特种分屏蔽控制电缆等重大国家项目。
1997-07~1998-07
上海电缆厂总师办,任电缆技术翻译工程师,主要从事工厂引进设备的技术资料及市场标书的技术翻译工作。
程思忠同志,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学士学位,有教师、业务员、总监、总经理、董事长等履历。曾获得华人十大杰出总裁教练的光荣称号, 觉醒的力量创始人、企业经营管理专家、
知名品牌建设专家、资深行销训练专家,现任中领集团董事长。
主讲课程:
《觉醒的力量》、《赢在品牌》、《零项修炼》、《 总裁实行攻略》、《 总裁管控攻略》、《 总裁行销攻略》、《总裁战略》、《 创业攻略》等。
主要著作:
《总裁最重要的三力修炼》、《悟入其途---成功有道》、《卖产品不如卖信赖》、《营销经理的高效管理》、《创业十度修炼》、《穷人十缺》等。
曾和团队一起服务过的企业:
中国人寿保险企业、平安人寿、步长集团完美企业、标书王快印有限企业、研智教育企业、原点新城、神弛企业管理企业、中国品牌策划研究院等。
陈慧娟,女,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绝缘与电缆技术专业。
工作经历:
(Leoni) 技术总监
(Nexans) 运营经理
(CBC) 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Nexans) 中国市场船用电缆销售经理
技术经理(兼质量管理)
技术员
魏兴民同志,现任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企业总经理、深圳市中兴环境 工程技术有限企业(中兴环境)董事长、陕西中兴百绿环保工程有限责任企业(中兴百绿)董事长、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企业总裁顾问、江苏中兴江南化工有限责任企业董事长。还先后担任过北京中兴医疗系统有限企业董事长、山西中兴通讯设备有限企业董事长。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环境科学学会副会长;2002年,魏兴民同志被国家环保科学学会评为“2002年度全国环保企业优秀企业家”。
魏兴民同志1968年参加工作,曾在国家航天工业部西安691厂(现中国航天工业总企业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从事多年技术工作。1984年南下深圳,与分骨干共同创立了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企业(中兴通讯前身),历任贸易部主任、电子厂厂长、技术开发部主任、市场部主任、总经理助理等职。1993年初,深圳市中兴新通讯设备有限企业成立,作为企业创始人之一,魏兴民同志出任中兴新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市场工作,辖宣传、信息策划、客户接待等职能部门及分布在全国各省的27个销售处。1997年,企业主导产品程控交换设备已占全国电信网新增容量的10%以上,当年实现销售额60多亿元,并初步实现了由农话市场向市话市场的跨跃。1997年11月18日,由中兴新发起创立的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企业(中兴通讯)在深交所上市,魏兴民同志出任中兴通讯主管营销的高级副总裁。在面临二次创业的关键时刻,魏兴民同志受董事会的委托,于1999年初,担任中兴新总经理。
响应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亦出于故乡情结,魏兴民总经理率领企业积极参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由中兴新控股的陕西中兴百绿企业,致力于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水工业,自2000年以来,先后完成了铜川污水处理项目、咸阳国际机场污水处理和回用水项目、杨凌示范区供水工程项目等一批环保工程项目,为陕西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张万准,男,1954年3月生于陕西省礼泉县。经济管理专业博士,中共党员。现任中共陕西和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企业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陕西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长、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政协专家与企业家联谊会理事、省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中国西部发展委员会常务主任、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中国西安秘书处秘书长、中国人文管理科学研究院院士、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
1993年4月,创业陕西和平房地产开发企业,坚持“以开发建设来辅助社会进步、满足用户、造福社会”的经营宗旨,按照“先做人,后做事”的经营理念,发扬“遵循礼仪,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开发经营得到较快发展,先后开发了“翠华新村”、“和平商贸大厦”、“大东门商住城”等项目。累计开发面积150000平方米。为500余人创造了工作机会,产生了一定的“拉动经济”效果。在创办经营企业的同时,参与主编了《市场经济与法律实物》一书,被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撰写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房地产行业道德建设》等论文在《理论导刊》发表,《关于民营企业党的建设问题的一些思考》一文,被省开放搞活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全省有关单位,并在《陕西日报》发表,《我是怎样理解诚信》一文,刊登在2004年6期《求是》杂志;著有《忧乐集》、《成才四要决》、《俱进集》三部。由于其业绩突出,他所领导的企业和他本人曾被《陕西日报》、《西安日报》、《三秦都市报》、《理论导刊》、《理论建设》以及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企业在1999年3月被评为西安市“十佳消费者信得过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5月“和平商标”正式注册,成为陕西省第一家创立房产商标品牌的企业。他本人也于2002年被评为“新世纪陕西建设十大杰出资讯人物”,同年9月又入选“陕西省首届风云人物”,2004年获“全球百佳中华儒商人物”荣誉称号。
李湧 教育背景
1997年9月-2001年4月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 博士
1994年9月-1997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系统工程
I 硕士
1990年9月-1994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自动控制
学士
专业素质和特长
十年以上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包括BSP、中间件和应用App开发,以及硬件设计;
精通C和Assembler语言编程,熟悉C++,丰富的嵌入式系统项目设计、开发经验;
十年RTOS设计开发经验,丰富的实时系统产品系统设计开发经验
八年实际项目管理经验,胜任团队组建,人员激励,工作分派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
熟悉CMMI,曾负责企业开发流程建立和实施;
熟悉车用控制器相关标准和开发流程,熟练掌握汽车电子产品开发测试相关工具;
熟悉OSI和TCP/IP协议,熟悉CAN/LIN总线协议和工具,有实际项目经验;
具备丰富的电子电路设计常识和相当的微处理器硬件设计常识;
对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领域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数学功底扎实;
工作经历
研发部总监 深圳市能诺威科技有限企业 2010.05 ~
负责企业的研发工作,统一管理西安和北京研发团队的技术发展,流程建设,团队建设。共同规划企业的产品发展方向,负责细化为开发计划,领导整个研发部门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导入,支撑项目实施。
开发项目经理 大陆汽车系统亚太总部 2007.10 ~ 2010.04
分析客户需求,制定开发计划,获取和整合内外部资源,控制开发进度,负责需求变更管理。负责EMSApp模块的设计,编程,测试和发布。
参与的开发项目主要为多种乘用车汽油发动机控制器和商用车柴油机发动机控制器。
主管工程师(控制器App) 上海汽车股份有限企业技术中心 2006.4 ~ 2007.09
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控制器(Hybrid Control Unit,HCU):完成HCU控制策略建模和仿真测试,快速控制原型搭建和硬件在环测试,其间在德国与协作方团队一起工作3个月;
负责制定HCU控制器硬件规格书和基础App详细需求书,并与供应商一起开发控制器。
负责HCU控制策略App系统设计、开发、测试;
燃料电池轿车车辆控制器(Vehicle Management System, VMS):负责VMS控制器算法App和控制器基础App的接口定义;负责VMS控制策略App系统设计、开发、测试;
电子控制单元App开发流程: 参加部门工作流程体系制定,负责制定部门的电子控制单元App开发流程;
应用产品经理 上海爱普生电子有限企业 2001.5 ~2006.4 1. 项目策划和项目管理
立足中国市场,负责为EPSON的32bitMCU寻找合适的产品方向,与潜在客户联系并达成合作意向,策划案取得企业认可后,组织并参与开发;
作为项目经理,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协调项目内外部资源和工作,通过对团队成员的沟通和激励,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形成了开放、合作、积极的工作氛围,保证了项目的圆满完成;
在此过程中参考CMMI,参加企业的App项目开发流程的建立和改进。
嵌入式系统平台建立和应用产品原型开发
参与新项目的需求分析和方案确定,实现软硬件协同开发,完成系统需求定义,App需求定义和系统设计。
负责开发和维护自有版权、符合日本工业/汽车RTOS规范iTRON 3.0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及其外围组件;以此为基础,开发针对最终产品的平台原型,包括参考电路板的设计,系统架构设计,主要功能实现,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为客户提供二次开发,帮助客户实现量产。
负责并开发的项目有:
U盘控制芯片及方案(2001.7~2001.11)
信息电话原型软硬件设计(2002.3~2002.12)
嵌入式网络控制器 (2003.4~2003.12)
电子词典原型设计开发及推广(2004.4~2006.2)
低码率语音编解码器中间件(2005.3~2006.4)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工程师 西安交通大学 1994.3 ~ 2001.2
开发了多个嵌入式控制设备/系统。完成的工作包括嵌入式App开发,原理图和PCB板开发,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和算法研究。
完成的项目包括:
三相交流潜油电机监控器 (1994.3~1994.6)
潜油电机监控器性能测试台 (1994.7~1995.5)
洗煤厂跳汰机控制器显示模块(1995.8 ~ 1996.2)
三峡工程施工车辆运行状态车载监控终端(1995.9 ~ 1998.4)
三峡工程混凝土拌和、运输、浇注综合管理控制系统(1999.7 ~ 2000.11)
车辆悬挂系统在线检测仪(2000.5 ~ 2000.12)
郭里辉,男,博士(后),国际电气与电子学会(IEEE)高级会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技术促进转让中心高级专家,江苏省(尚德)光伏技术研究院首届技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兼职教授,山东力诺集团中德太阳能研究院院长。
工作经历:
2008.10—今 山东力诺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企业,CEO
2006.10—2008.10 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企业,CTO
1999年—2006.9 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高级职员
从2006年起兼任 新加坡太阳能电力责任有限企业研发部经理
1997年—1999年 日本,电子技术综合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员
1993年—1997年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1985年 西安交通大学,任教
学习经历:
1978年—1982年(文革后首届大学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获工程学士学位
1982年—1984年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 获工程硕士学位
1985年—1988年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 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9年—1991年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 博士后,副研究员
已在国际会议及专业期刊上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及10余项专利。
柏雨果(1948—),陕西凤县人。研究员,现为陕西省高级职称(艺术类)评审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影片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评论学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柏雨果长期致力于人类学问学方面的考察与摄影创作,以访问学者身份先后赴北美、西欧等地区近十个国家考察、采风,并不断用照片和文字将自己对异域风情的感受传播给社会。1996年9月,柏雨果孑然一身赴非洲,历时三个多月,把非洲中部的部落风情浓缩在胶卷与稿纸中,成功举办了以《天、地、人》命名的摄影作品展,其文学作品《拜见非洲大酋长》由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天津、西安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
他的名字先后被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华英才》、《世界名人录》等近二十部辞书之中。1998年,柏雨果在西安创办了“雨果摄影艺术学校”;同年5月,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他“德艺双馨”的称号。2000年,成立了“陕西雨果艺术传播学院”。
张延,男,副编审职称。
工作经历:
陕西省资讯出版局、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陕西出版集团、省科协、陕西省健康引导中心。
主要工作成果:
1987年为落实国家全民普法教育纲要精神参与策划出版发行(陕西地区)了《职工法律常识》《农民法律常识》(中国法律出版社);
1993年参与策划出版发行中小学教材《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读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年策划并参与编写了《勿忘国耻》一书(世界图书出版企业出版,并获得省直属机关工委、省教委和团省委的大力支撑,联合发文件要求在相关单位推广学习);
2000年策划出版了迷你型家庭食疗速查手册系列图书10种《饭》《豆》《粥》《菜》《茶》《酒》《果》《味》《花》《饮》(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2年为三秦出版社《古诗文背诵》教材(小学、初中、高中)策划研发了游戏光盘3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入选陕西省2004年春季小学电教教材目录,在本省部分地区使用;
2003年策划研发了多媒体光盘《儿童图形逻辑训练》(海底探险)《儿童计算机基础教育》(神奇的计算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入选陕西省2004年春季小学电教教材目录;同年为本省全日制初中教材《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生物》《动物》《植物》《化学》《物理》(第一册)《物理》(第二册)策划研发了多媒体光盘9张(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入选陕西省2004年春季中学电教教材目录;
2004~2007 新东方教育集团西安育林学校 任校长
负责育林学校的组建和运营,以及参与教育部考试中心和新东方教育集团共同推出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职业技能类)考试》(简称nit-pro考试)项目在陕西地区的推广工作,成功举办三期,并与西安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培训项目。
期间先后培养合格IT行业技术人才三百多人(美术设计工程师、网络工程师、App工程师),基本选择进入自己理想工作岗位。
2008年策划《科学生活》系列学问产品项目,并于2009年9月获得陕西省卫生厅、教育厅、资讯出版局、团省委和省科协联合会签文件。目前《科学生活》健康礼盒老年版、中年版、青年版研发阶段结束,已进入实施阶段。
宋艳刚,西安市政协委员、西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光明日报》特约记者、新华社图片总汇签约摄影师。
十余年来致力于古民居及佛教题材摄影,著有《关中大宅院》、《关中古建筑雕刻艺术》、《中国-陕西汉传佛教祖庭》等大型摄影画册。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摄影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和华商报等中央地方媒体发表摄影作品、文章千余幅(篇)。
2006年11月,《老宅记忆—宋艳刚摄影作品展》在西安成功举办。
2007年5月23日,应法国资讯协会主席米歇尔-费尔内邀请,《老宅记忆—宋艳刚摄影作品展》在法国巴黎索菲特酒店法国记者俱乐部展出,这也是该协会首次邀请亚洲地区摄影师举办影展。同年9月6日至22日,在巴黎印象画廊再次举办《老宅记忆—宋艳刚摄影作品展》,引起当地中国学问热。
2009年6月,《老宅影之—宋艳刚摄影作品展》走进高校,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成功举办。
2009年7月,应三原县人民政府、三原县文物旅游局、三原县周家大院民俗博物馆邀请,《老宅影之—宋艳刚摄影作品展》在清代建筑群周家大院成功举办。
2009年11月28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举办的《和谐?释家》宋艳刚佛教主题摄影展。
龚利汀 198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子系半导体器件专业。1983年~1991年,就职于国营742厂,任军品车间技术组组长、微波器件生产线主管技术员、兼车间团支部书记,1988年破格提升为工程师职称。1991年~1994年,创办无锡中信电子技术企业,任总经理。1994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2005年,创办无锡英之杰电子有限企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5年被选举为无锡市第十届政协委员。2005至今,创办无锡固电半导体股份有限企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95至今,任无锡市私营个体企业协会副会长。现任无锡市电子工业协会副会长、无锡市工商联电子信息分会副会长。2007年12月,被聘为十大网赌靠谱平台-正规十大娱乐网站客座教授。
牛迈程,笔名耕耘。男,汉族,1949年3月生。先后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会员,陕西天人文学书画院院士,东坡书画艺术研究院院士。自幼刻苦临习颜真卿,欧阳询等书体;师从王依仁等著名书法家多年,并对王羲之,苏轼等大家的行书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其作品追求气势,注重法度,讲究韵味,力求传统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用笔刚柔相济,在沉稳中见潇洒,于法度中求变化。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挥洒自如,苍劲有力,雅俗共赏的独特艺术风格。在东坡书画艺术节全国书法邀请展,北城书画院全国书画邀请展,纪念毛爷爷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发表50周年书画大赛、纪念书画大师李可染诞展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羲之艺术奖纪念《兰亭序》创作1655周年书画大赛中均荣获金奖,并被授予“中国杰出书画艺术家”、“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家”、“中国书画家百杰”等荣誉称号。1986年以来,先后在《光明日报》、《东方艺术报》、《学问艺术报》、《中国教育报》、《陕西日报》、《香港大公报》、《西安日报》等多种报刊发表各类作品360多篇。其成就和作品被收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东方之光》、《杰出人物特集》、《当代艺术名人墨缘大典》、《东坡书画院成立五周年获奖作品集》、《中国书画大典》、《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书画家珍品集》、《当代书画家墨迹大观》、《中国当代知名书画家收藏拍卖作品选》等多部大型典籍。
作品在亮宝楼、陕西美术博物馆、陕西书画院等地展出时,均受到好评。部分作品被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及国内许多单位和个人永久收藏。其作品在2007年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作为《中国邮政明信片》发行,受到书画爱好者的赞誉。
刘放,男,1959年6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专业,获学士学位,分配到轻工业部钟表研究所工作,任项目组组长。1985年到1988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专业,师从我国著名半导体专家罗晋生教授攻读硕士学位,在国内外有多部著作和论文发表。
1988年到1992年,重新分配到轻工业部钟表研究所后,任电子车间主任。1992到2002年,在泰国曼谷MICRO FRAME CO.,LTD企业从事半导体研发及生产管理工作,任副总经理。
回国后,刘放一直从事大功率LED照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工作,有多项科研成果产生。2008年至今在西安超光电子科技有限企业任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作为大功率LED照明技术研究的课题带头人,刘放带领团队设计开发了多种大功率LED照明的应用产品,并成功地在近20个试验基地进行了示范。围绕主导产品大功率LED照明产品刘放及他的团队申请了4项专利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刘放为解决自然散热问题,带领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试验,采用了新型的外壳材料,同时改进了金属外壳的工艺,克服了LED灯的散热问题。
由于路灯照明的特点,他们还采用了一种新的理念,用控制芯片调节后半夜灯的亮度,以达到更加节能,避免过度的能源浪费和光污染,达到智能照明的目的。
在刘放的领导下,该企业于2008年进行了大功率LED照明产品的生产线建设,形成了年产500万只大功率LED灯具的生产规模,是国家发改委2009年节能环保、重点支撑投资的项目。
刘放率领的营销队伍从2008年7月开始,陆续在多个地方安装了照明路灯和隧道灯:2008年7月在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建立了示范基地; 2009年3月在凤城四路安装了40盏
140W路灯;4月在凤城九路安装了9盏140W路灯,在西安城市照明管理处门前安装了16 盏150W路灯; 12月在凤城五路安装了196盏126W和98W路灯 ;12月在北京和平里西街安装了58盏154W和98W的路灯。这些应用都取得了良好的节电效果,得到了用户的好评。
刘放还广泛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交流和产学研项目的合作,不断推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为市场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服务。
因为以上成绩,2009年刘放被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评选为首届高端人才,得到开发区政府奖励的15万元住房、交通补贴和20万元资金扶持。
2010年一年,作为全部项目的责任人,刘放通过努力,使得企业同时得到了省、市、区三级机构给予的科技基金无偿支撑120万元。
把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或者至少你自己以前没有走过的路,努力把它走通,这就是创业。——周文益
周文益 留美博士后,1995~2004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及佛罗里达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并就职于美国硅谷的世界级高科技企业。2004年,在美国硅谷有着十万美金年薪的丰厚待遇的他毅然回国,在西安创办华迅微电子有限企业,成功研制中国首套具有自主常识产权的GPS芯片组,研发出卫星导航领域的“中国芯”。2007年11月,被聘为十大网赌靠谱平台-正规十大娱乐网站客座教授。
马有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企业第六研究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毕业于黑龙江工学院(现改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曾在冶金工业部西北冶金设计研究院和在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从事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员、工程总负责人、副科长、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工程师。曾兼中国航天动力信息网付秘书长,国家经贸委节能技术推广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中国产业经济技术研究联合会,全面节约专门委员会委员,西安市节能服务中心技术顾问等职。
主要科研成果有:《停泵水锤压力计算及其试验验证》、《ZYF型自动液压阀门的研究与应用》2项个人研究成果,于1986年分别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发表论文60余篇:《如城市小区供水系统探讨》、《常压热水锅炉在低温热水采暖系统中的应用》、《停泵水锤压力计算及其试验验证》、《对采暖系统存在问题的探讨》、《节约用水是长期可行的方针》、《谈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在供暖系统中的应用》、《以节能为中心,全面提高供暖水平》、《科技进步与能源合理开发利用》;
专著有:《集中供暖节能技术指南》并主编《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
获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0项。
高级工程师,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教师,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汽车专业毕业,曾在青海汽车制造厂从事汽车设计、试制、和实验工作
中国航空部高级工程师,高级网络工程师,HUAWEI大学金牌讲师。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教师,原为HUAWEI企业服务18年,且立功中国航空部个人二等功一次和个人三等功一次,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的方式讲解,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省湘阴人。曾任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获美国密执安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硕士学位及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易简传媒集团董事长,新媒体专业创业导师。
诗人、作家、书法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国家一级演员,正高级职称。
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曾任第四军医大学幼儿园园长,陕西省示范园验收专家组成员,多次被评为全军、市、区优秀教师,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现任品格教育集团教育副总经理,一线教学经验极其丰富,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不同评比中获奖或在幼教核心期刊上登载。
西北政法大学外国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律语言学专家;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男,汉族,出生于1968年,原籍 河北雄安新区,现居北京。 社会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 2016年7月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200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设计专业。2005年1月-2013年北京清尚建筑设计院任高级设计师,2005年北京罗德戴尔学院讲师,2016年-今北京清大原点建筑设计企业主任建筑师,DZ(伦敦)国际设计有限企业住北京地区总建筑师。 设计作品《中国高等院校设计作品大赛》获优秀奖和三等奖,2016亚洲室内设计竞赛佳作奖,2017创新中国空间设计大赛银奖。 多篇论文及作品发表于,《装饰》杂志,《艺海》杂志。《设计》杂志,《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杂志,《美与时代》等杂志国家核心或专业期刊。《中国高等院校优秀作品集2015卷》,《中国高等院校优秀作品集2016卷》
男,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矿井建设专业,工学学士,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矿业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7月到西安科技大学工作,历任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和工程管理系主任,2015年5月起任西安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教材10余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炭工业安全科技成果二等奖(安全工程类),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二等奖,全国煤炭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一、二等奖,BIM算量大赛总决赛全国二等奖“优秀引导教师”,BIM算量大赛总决赛挑战赛全国三等奖“优秀引导教师”。"
惠才全,男,汉族,生于1953年11月。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 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技术专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3年8月至2008年8月,一直在工厂做电气技术工作,解决电气设备维修,改造及投资中的技术难题,得到技术人员及厂领导的好评。分别于1984年被西安铁路局评为工程师;1999年被中国轻机总会评为高级工程师。 2008年至今一直在西工院,西京,西大现代,陕建职大学大专院校代课,收到学生及学校的好评。特别是2012年9月至今,一直在我校城建学院和机电学院讲授力学及电气方向的课程中,充分发挥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特长。深入浅出的讲解课程的“三基”内容,把课程的重点,难点作为授课的重心,为学生排忧解惑,做到即从理论上能让学生听明白,又能联系实践经验让学生把重点难点掌握。授课结果得到历届学生和学院领导的好评。
薛水仙,女,1963年9月出生,籍贯陕西大荔,1986年7月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铁道工程专业,同年7月分配至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任教。 主要从事道路桥梁及铁道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与此同时曾担任专业课教研室主任及教务部副部长职务。1992年,经陕西省教育厅评审并批准、获得高等学校讲师职称,2002年,获得副教授职称。 曾发表相关专业论文10篇。在32年的工作历程中,我多次荣获中铁一局教育系统先进工编辑及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先进工编辑。2002年荣获中铁一局教育系统首届名师称号;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作为高级职称评委参加中铁工程总企业教育系统职业院校高级职称评审工作;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作为评委参加中铁宏大系统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曾多次荣获中铁一局教育系统及西安铁路工程职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荣获中铁宏大资产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编辑。